市建院-關于建筑設計 我們你更懂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帶您走進建筑大師們的家

返回列表 來源: 發(fā)布日期: 2018.10.31

他們?yōu)槿藗冊O計房子,也讓這顆星球的地平線多了與眾不同的視野。Zaha Hadid、David Chipperfeld、坂茂...這些是改變著當下的建筑大師,而在設計自己家的時候,他們又畫出怎樣的圖紙,勾勒墻、窗戶和房間的橫豎面?貴陽市建筑設計院帶走進設計師們的家。




01

Daniel Libeskind

從波蘭到特拉維夫,從Bronx到柏林,這位猶太裔建筑大師一直因為工作不斷在搬家。最后他選擇了紐約——在曼哈頓的一間公寓,窗外是街道狹窄的路口,不遠處就是曼哈頓的寫字樓。屋內的窗臺上、桌子和柜子上擺滿了一些Libeskind從世界各地搜集的小型雕塑,尤其是各種宗教的神。而柯布西耶的椅子、還有茶幾、辦公桌等占據(jù)了大部分起居區(qū)域,整個空間整齊利落。這里也是Libeskind的“避難所”。

02


07

06

05

04

03


08

Marcio Kogan

巴西建筑大師Marcio Kogan的家充滿了玩味與豐富元素,也許這和他原來是位電影制片人有關系。他的家在一座建筑的12樓——那座建筑是他1980年首次參加建筑比賽的獲獎作品。這個家窗外便是城市的天空,屋內有琳瑯滿目的擺件:無論是鋼琴上還是柜子上,擺滿了手稿、家具模型、旅行紀念品或是書籍。Kogan記得其中每件東西的來源和故事,他的家是他自己的記憶博物館。

09

013

012

011

010


014

Zaha Hadid

這位在男性主導的建筑界占得一片天的“女魔頭”形容自己是個居無定所的吉普賽人。Zaha童年的家在巴格達,現(xiàn)在她住在倫敦一個更開放的空間,她在這里工作和居住。光線從天窗穿過,充滿屋內的整個角落。她一些早期的設計從俄國藝術家El Lissitzky那里獲取靈感,被掛在屋內的墻上。還有畫像、家具和物品,同樣透露出Zaha式的前衛(wèi)。

015

017

016


018

Massimiliano &

Doriana Fuksas

一張桌子、一個窗戶、一個皇家廣場,雕像和馬。在巴黎孚日廣場附近,F(xiàn)uksas建筑師夫婦住在這里。設計大師Jean Prouvé的原版家具或是20世紀的不少經典設計,還有一些民間工藝品在這個寬闊的空間內協(xié)調一致。在入口處還有一個戰(zhàn)士雕像等待著這對建筑師的歸來。

019

023

022

021

020


024

David Chipperfele

自從1997年接手了柏林“新博物館”的設計任務后,這位英國建筑大師就一直居住在柏林。在一座三層小房內,工作室、家都包括在內,Chipperfeld甚至還設計了一間小餐廳,讓附近的柏林人過來消遣。整個建筑物外觀是混凝土結構,赤裸的墻壁也印證著這位建筑師向來對干凈立面的偏好。從大扇的窗戶可以俯瞰街道和庭院,而室內放置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意大利經典家具則定義著這個建筑師家的自我放松。Chipperfeld甚至還在家樓下設計了間小餐廳,讓附近的柏林人過來消遣。

025

029

028

027

026


030

Shigeru Ban 坂茂

日本建筑師坂茂是2014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得者,他在2007年設計了自己在東京的家。在東京的羽根木公園附近,為了不砍掉周圍的一棵樹,坂茂圍繞原有的樹建起了家的四壁。室內按照禪僧居住的房間進行設計,家具很少。這里如同藏在都市中森林里的座“寺廟”,與坂茂一直以來崇尚自然的理念一致。

031

033

032


034

Mario Bellini

Bellini愛米蘭,愛這座城市的文化和街道。這位意大利建筑大師的家就在米蘭市中心附近,一座建筑物的19樓。整個家的顏色就是典型的意大利風格,最引入注目的是書房——這里簡直就是一座圖書館,高達九米的書柜放滿了各式書籍。

035

037

036

以上建筑大師們的家在米蘭設計周期間的“where the Architects live”(建筑師們住的地方)展覽中呈現(xiàn)?!皩τ谶@些大師們來說,設計自己的家也許才是最困難的”。


聯(lián)系建筑學院

  • 手機: 400-179-8989
  • 傳真:0851-879787666
  • QQ:1379404366
  • 郵箱: 1379404366@qq.com
  • 地址:貴陽市觀山湖區(qū)金陽北路227號
貴公網(wǎng)安備 52011502000460號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 Copyright ? 2017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黔ICP備17005070號